营养标签正向我们走来
2021-07-23 来源:晋江市机械信息网
营养标签 正向我们走来
不知您留意了没有,在购买进口或外资企业生产的加工食品时,您总能在外包装上看到有关产品营养信息的标示(表格)。近年来,在国内食品外包装上也不时出现类似的营养信息标示。可以说——营养标签,正向我们走来。 营养标签的由来 上世纪80~90年代,人们对食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很多消费者要求了解食品的成分,以便使自己选择的食品既保证身体所需,又避免营养过剩。因此,营养标签应运而生。 从1985年起,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(CAC)陆续制定了食品营养标签指导原则。许多国家先后强制实行了食品营养标签制度,并已取得明显效果。 1988年,我国首次制定食品标签强制性国家标准《食品标签通用标准》。1992年,制定了与之配套的另一部强制性国家标准《特殊营养食品标签》。这两项国家标准的实施,使我国的食品标签管理全面纳入了标准化的轨道。 营养标签的指导原则 CAC要求营养标签应包含两部分内容: 营养成分标示一般为标准化的营养素列表形式。 营养声称一般为表明、提示或暗示产品营养特性的文字说明。 CAC有关营养标签的指导原则主要包括使用范围、营养标签和声明三个部分。美国营养标签法的主要规定包括食品范围、营养标签格式和内容、包装的大小、营养素含量声明的定义和健康功能声明限制。 营养标签的标示法 营养成分标示 热量、蛋白质、脂肪的标示凡有营养标签立法的国家,都要求在食品营养标签上标示产品中热量、总碳水化合物、淀粉、糖、蛋白质、饱和脂肪酸、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纤维的含量。 矿物质的标示要求在食品营养标签上标示钠、铁、钙、锌、钾、镁、碘、铜、磷等矿物质的含量。 维生素的标示要求在食品营养标签上标示VA、D、C、B1、B2、B6、B12、叶酸、烟酸等维生素的含量。 营养成分含量表述单位目前世界各国对营养物质含量的表述,基本上采用克(或毫克)/100克、100ml或/份为单位。对矿物质和维生素,还有用营养参考值/100克或/份的百分比等方法表示的,即以营养素含量数值表示,或以营养素含量占每日推荐摄入量的百分比来表示。 营养声称通常采用以下形式: 营养素含量声称如高钙、低脂。 营养素含量比较声称如“低于”、“高于”等。 营养素功能声称主要是对科学上已达成共识的,关于某营养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和正常机能所起的作用进行描述,如“钙质有助于骨骼强壮和牙齿的牢固”等。 健康声称即表明、提示或暗示食物中某些营养物质与疾病关系的声明。多数国家只允许进行营养物质含量水平声称和比较声称,只有个别国家允许进行营养物质功能声称和健康声称,并有严格的限制。 实施营养标签制的好处 1.了解食品的营养信息,便于消费者明确所消费的食品对自己会起什么作用,以正确选择适合自己身体需要的食品,以达到保障健康的目的。 2.有利于贯彻落实我国《食品卫生法》,使企业规范自身行为并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,促进企业健康发展,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国际食品贸易的需要。 3.促进世界食品工业健康发展。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要,食品制造商会大力研发低钠、低糖、低脂食品,而营养强化类食品会逐步增加。同时,食品配料将更加准确,使食品所含的营养物质与标签相符。 总之,为了适应我国广大消费者和国际贸易的需要,我国必须建立营养标签制度,食品标签的标注内容也必须符合国际规定。 相关提示 食品标签与营养标签有什么不同 按现有规定,在食品标签上必须有以下内容标注:食品名称、配料表(配料清单、配料定量标示)、净含量、制造者的名称、地址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或保存期、产品标准号、储存条件(保质期与贮藏条件有关的应注明)、辐照或转基因(标明辐照食品或转基因食品)等,共计11项。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,我国这种食品标签缺乏食品营养标签的内容。 我国食品营养标签制度的现状 近千名消费者问卷调查显示,大多数被调查者希望利用食品营养标签了解和选择食品。 2004年,卫生部在《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办法(草案)》中规定了营养标签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步骤,初步将强制标示的营养素定为7种:能量、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糖、总脂肪、胆固醇和钠,且必须按规定的顺序及规范的名称和格式标示。各种营养素的含量既可实测,也可依照食物成分表计算。但迄今这项法规尚未实施。信息来源:pack.cn
声明:
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,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