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三山整治石灰岩矿山脱胎换骨般的变化禹州露天矿山大变样
2021-07-09 来源:晋江市机械信息网
河南“三山”整治,石灰岩矿山“脱胎换骨”般的变化!禹州露天矿山大变样!
2019年以来
禹州市完成生态修复面积2.96万亩
累计植树344万余棵一座座矿山告别满目疮痍穿上“绿装”昔日脏乱差的厂区如今已绿意盎然、生机勃勃......近日,河南省“三山”整治执法监管及“磐石”行动问题整改推进例会在禹州市召开,与会代表在耳闻目睹之中对禹州市通过露天矿山整治、绿色矿山建设及废弃矿山治理等“三山”整治带来石灰岩矿山“脱胎换骨”般的变化啧啧称赞。提高站位,转型升级禹州市素有“夏都”、“钧都”、“药都”之称,矿产资源丰富,石灰岩矿产资源作为传统优势产业,对支撑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以前由于绿色发展意识不强,集约化规模化开发程度差,矿山数量多、产能低,采富弃贫、采易弃难现象比较突出,造成资源浪费并带来生态环境方面的巨大压力。近年来,禹州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确立“转型为重、生态优先、民生至上”发展导向,审时度势、痛定思痛,针对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查弊纠错,深入开展露天矿山整治、绿色矿山建设及废弃矿山治理,推动石灰岩矿山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,矿山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优化布局,整合矿权禹州市坚持“上大关小”工作方针,制定《禹州市露天矿山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(2018—2020年)实施方案》和《禹州市石灰岩矿山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,从政策、环保、生态等三个方面倒逼露天矿山企业重组整合、转型发展和改造提升,全市石灰岩矿山由以前的379家整合为现在的40家,逐步建成一批诸如宜鑫建材、国泰建材等建设规模较大、技术先进、绿色环保、安全规范、效益突出的开采加工优势企业,露天矿山“小而多、多而散、散而乱”的落后局面得到较大改观。生态优先,绿色发展禹州市高站位谋划、高标准实施露天矿山改造提升工程,引导企业规范开采行为,建设绿色矿山。明确规定“生态治理先于生产、优于生产、快于生产”,坚持“宜建则建,宜耕则耕,宜林则林,宜景则景”原则,按照“区内修复、区外补偿”模式,对露天矿山应修复区域实施高标准修复,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2.96万亩,植树344万余棵。其中修复废弃矿坑(点)187个,修复面积0.62万亩,植树70余万棵;持证矿山完成内修复面积1.19万亩,植树148万余棵;矿区边界外延500米范围区域修复面积1.14万亩,回填及覆土294万立方米,植树125万余棵。目前有4家企业通过绿色矿山验收,其中2家企业进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。严格执法,促进规范禹州市委政法委牵头,组织法院、检察、公安、自然资源和规划、生态环境、应急管理、交通运输等单位成立联合执法组,加大对盗采资源、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。近3年来暂扣非法采矿挖掘机等大型机械26台,立案查处违法采矿行政案件256宗,查办非法采矿刑事案件47宗,依法取缔非法砂石加工窝点82处,收缴涉矿资金1.129亿元,判处有期徒刑13人、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2人。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各界依法合理利用资源、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,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日趋规范,为石灰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。
- 上一篇:中国传统元素在白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
- 下一篇:我国凹版印刷业现状及未来一